英国《金融时报》“最难忘的瞬间”征文转载
5月13日早上,我还没到办公室,突然接到远在陕西的弟弟马斌的一个电话,他说汶川发生大地震,他想组织一批志愿者奔赴灾区参加救援工作,并通过短信发来一则“招募志愿者”启事,要我尽快帮忙在网上发个帖子。
我把弟弟的这个想法告诉了上海的大哥,他当即表示支持。这则寻找赴汶川救灾的爱心人士的帖子在21CN、西部网等论坛发出后,很快就得到山西、陕西、广东、福建等地近十名志愿者的积极响应,他们确定了行动时间与路线,从各自所在地出发,先后抵达灾区。从那个时候起,密切关注灾区的我又多了一份牵挂——弟弟的安危。
虽然他是一个够勇敢够坚强的男子汉,但毕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我对他的这次行动多少还存有担心。到底是骨肉同胞,他从出发的那一刻开始,总是不断发短信给我,第一时间告知我行踪,以消除我的担心。也就是弟弟这样一个举动,彻底改变了我平时晚上十点半后关机的习惯。因为,我相信时刻都会有弟弟的消息传来,我的手机必须二十四时为我的亲人,为所有与我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开通。
17日傍晚,弟弟如期赶到成都,他先与四川省团委取得了联系,并申请去了绵阳。第一次行动是装食品,然后两天都是后援事宜。他原来很想到地震最严重的汶川去,但他的专长派不上急用,因为那边需要专业的医疗队,所以他只能留在绵阳,继续后勤工作。连续两天,他与其它四名志愿者一直在一个叫火炬大厦的仓库负责装卸来往的救灾物资,他任队长。装卸出力,很累人,但大家热情高,尽管晚上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也不可能洗澡,困了铺块纸皮应付一下。
由于工作需要,20日一大早他跟随一支运送救灾物资的队伍到了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那里虽没有汶川、北川那么严重,但他说他在平通镇就没看见过完整的房屋,几乎是一片废墟。
当晚返回绵阳,弟弟在电话中向我讲述了他看到的一件十分悲惨的事情:“我们跟随运送消毒用品的车赶往平通镇,该镇和北川县接壤,全镇大部分房屋在震中倒塌,数个村庄完全被掩埋,数千群众受困。为我们带路的是一位常务副县长,当他得知我们是志愿者准备前往受灾自然村时,马上劝阻我们到了镇上就不要再贸然前行了,一是我们没有专业的装备,即使到一线也帮不上忙;二是那里危险,余震不断,许多遇难者尸体开始腐烂,谨防温疫。但我觉得好不容易才来到这里,不深入灾区,实在是心有不甘。经过一番激烈斗争,我们还是去了距离该镇较近的一个村──牛飞村。如果是从来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你怎么也不会相信眼前这片黄土、砂石掩埋之下的村庄,曾经炊烟缭绕、鸡犬相闻。如今,这个村子已被方圆数千平米的大片山体滑坡给掩埋在了泥石下,严严实实,连一只半块的瓦片都没留下。在一块巨大的岩石旁,我们看到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离岩石不远处的草地上,躺着一双齐膝盖截断的血肉模糊的腿……惨不忍睹!”
他们送完药品后匆匆回到医院,又忙着帮医院抬伤员。他说,为了保证志愿者和他人的安全,进入医院之前必须经过四次的严格消毒。当他看到那些从废墟下被救出的人员的伤残惨状,这个一米七几的汉子忍不住数次掉下了眼泪。他说,虽然十分困乏,但看着那一张张需要帮助的脸,看着向他们不断说感谢的孩子,他既辛酸,又自我砥砺,干劲十足。他说,他们那里救出了一位61岁的老太太,被埋了164小时居然还活着!想想自己这么年轻,苦点不是锻炼意志力吗?
因为余震不断,所以市民一直不敢在屋里睡觉,晚上都跑到外面的广场、街上打地铺。记得到绵阳的第一个晚上,他买了一床草席,与另一名志愿者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门口找了个干净的地方躺下,身上什么也没盖,只穿着短袖的他们,睡到半夜被袭人的寒气冻醒了,加之蚊子又多,实在无法入睡,只好背靠背、抱紧双臂坐到天亮……
由于走得匆忙,弟弟连一件换洗的衣服也没顾得带,到身上脏得实在不成样子,发出酸臭的时候,才找一家只有一、二层楼的旅馆住一晚,一来可以舒舒服服地睡床,痛痛快快冲凉,二是趁此机会把臭烘烘的衣服脱下来洗了,为避免穿全湿的衣服,他和同伴常常把洗后的衣服挂在摇头扇上吹,第二早上还有点潮就取下来直接往身上一套又接着干活。
弟弟说,大难当前,许多事情政府也照顾不过来,有部分志愿者受不了艰苦的条件没两天就走了,但大多数志愿者仍然坚持,与他一起的一位姓易的湖南志愿者就是其中之一。易先生连续工作了十一天,由于天气时晴时雨,易先生脚上的运动鞋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他受伤的双脚已被泡得又红又肿,走路的时候只能踮起脚尖,后跟不敢沾地,尽管如此他仍然咬紧牙关忙这忙那,没有停下来。最后还是被同伴强行拉去附近的一个药店,当药店老板听说他是志愿者,千里迢迢来到绵阳救灾时,那位老板连钱也不收就替他清洗、包扎……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
当新闻媒体纷纷把镜头与关注投向救灾最前线的时候,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身边这些平凡的英雄。22日以后,他们的工作基本上天天与卫生局打交道,白天将大批消毒药品装运重灾区北川、安县等地,晚上就跟消毒车去市区消毒、杀菌、灭蚊、喷洒草地,有时干到零点。虽然感觉真的很累,到28日为止,与弟弟一起去的近十名志愿者现在也就只剩下他、湖南的易先生和当地一位姓钟的退伍军人了。弟弟说,他会坚持到最后!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为我弟弟鼓掌,说上一句:你好样的,兄弟!因为,不久前,他在陕西汉中开了一家七百平米的火锅城,店面尚在装修中。汶川地震发生,他立即停下装修,产生了“组织救灾志愿者奔赴前线”的想法,并很快付诸行动。他搞火锅城投入大,还借了几万块钱的外帐,但到灾区看到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他认为去得值,因为那里到处都是志愿者的身影。辗转几地,他多次慷慨掏出腰包,根本就不需要留下什么名字。他说拿出几千块钱又算得了什么呢,在灾区,只要目睹灾情的人都会产生奉献爱心的冲动,那是情不自禁的。他说,到地震灾区第一线,使他强烈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以及在日后的人生中,不能一门心思只为自己打算,那绝不是人生的全部,还要为需要帮助的人考虑。
老实说,我认为弟弟的灵魂是得到升华的。眼下,虽然灾区搜救受困群众的工作仍在进行,但主要任务已转向医治伤病、心理康复、防御疫病、安置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生产生活设施重建等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参与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受灾群众也需要相对平静的生活环境,以便于平复情绪、恢复心理健康。同时,灾区生活资源十分有限,一碗饭、一口水都很金贵,很难照顾好大量外来人员。
通过十多天的工作,使他深深体会到:抗震救灾其实不分前方后方,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灾区的最好支援。他劝告那些有心的志愿者理性援助,暂缓入川,以免给当地政府和群众添麻烦。弟弟一直用他汉中的手机号码与我保持联系,他说走的时候他充了200元的话费,现在所剩无几了。我听了,多少有点心疼,我并不是为这些天来的话费消耗,而是为他的行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不忘亲人的牵挂,无论在哪都记得发短信、打电话,报一声平安!
我知道,这十多天来,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没吃过一顿可口的饭,他与他的同伴在高度紧张与疲惫的状态中辛勤工作。“一路悲痛,一路感动!”是弟弟在昨天发给我的短信中的一句话。是的,悲痛是一种力量,感动也是一种力量,二者合一,就会产生惊人的能量。
我相信,这就是弟弟和许许多多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们不畏艰辛、夜以继日的全部动力之所在吧。作为兄长,我和大哥也只有在后方为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将他从一线发回的短信、打来的电话内容尽量完整地记录下来,放在BLOG里,以便让更多关心灾区的人们,纪念这段特殊的日子,目的只有一个:我们被感动,也要去感动别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